2.移植 于春季4~5月,挖起苗株,留基部20厘米左右的茎段,其余剪去,然后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,按行株距20×20厘米挖穴定植。每穴栽苗2~3株,栽后压紧,浇施清淡人畜糞水,覆盖细土与畦面齐平。
3.中耕除草 早春萌发出苗后,进行中耕除草,以后每个月除草1次,封行后即可停止。
4.排灌水 各类幼苗移栽后,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,以利成活返青。雨后要注意排水,防止田间积水。
5.追肥 首乌喜肥。扦插成活后或定植后,于第2年早看和冬季各追肥1次。每亩施入土杂肥或堆肥1000~1500公斤,于行间开沟施入,施后覆土盖肥。
6.设立支柱 首乌藤蔓长而多,于第2年苗高10厘米左右时,在株旁竖1竹竿,使藤蔓缠绕向上生长,并将基部叶片推除,以利通风透光,有利增产。藤蔓过多的,要剪除一些,每榜只留1根藤蔓,分蘖苗、分枝藤,均要剪去。只留33厘米以上的分枝,以利下部通风透光和以免过多地消耗养分,影响块根生长,一般每年要修剪5~7次。
7.培土 于每年12月底于株旁根际周围培土,以利越冬。
中国农业网编辑 (记者 佚名)
	免责声明: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,侵犯了您的隐私,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。
 欢迎,
 欢迎, 
		


